重質碳酸鈣的生產工藝
2021-09-15
作者:
瀏覽量:
重質碳酸鈣,簡稱重鈣,由方解石、大理石、石灰石等天然形成碳酸鹽以及礦物進行研磨加工而成。它是一種常用的粉狀無機填料,化學純度高,惰性高,無化學反應,熱穩定性好,400 ℃ 以下不分解,白度高,吸油率低,折射率低,柔軟干燥。 無結晶水、硬度低、磨耗值低、無毒、無味、無味、分散性好。
在常壓下,方解石可以加熱到898℃,文石加熱到825℃,分解成有效氧化鈣和二氧化碳;碳酸鈣與所有通過強酸作為反應過程中生成水和相應的鈣鹽(如氯化鈣CaCl2),同時能夠釋放出大量二氧化碳;在常溫(25℃)下,碳酸鈣在水中的濃度總體積為2.8E-9.溶解度為0.0014.碳酸鈣產品水溶液的pH值為9.5~10.2.空氣中飽和碳酸鈣。水溶液的pH值為8.0~8.6.碳酸鈣無毒、無味及無刺激性,通常呈白色,相對密度為2.7至2.9.方解石的莫氏硬度為 3.文石的莫氏硬度為 3.5 至 4.方解石有三組菱面體完全具有解理,文石也有出現解理。重質碳酸鈣沉降量為1.2~1.9ml/g,比表面積約為1m2/g,重質碳酸鈣顆粒大,表面光滑,比表面積小,吸油量約為48ml/100g。
重質碳酸鈣在空氣中是穩定的。幾乎不需要溶于水,不溶于醇。遇稀醋酸、稀硝酸,會沸騰過程中溶解。當加熱到898 ℃ 時。 開始分解為氧化鈣和二氧化碳。
重質碳酸鈣形狀進行不規則,粒徑不斷變化影響很大,且顆粒有一定棱角,表面粗糙,粒徑主要分布范圍較寬,粒徑存在較大,平均粒徑一般為1 ?10微米。重磨碳酸鈣按其原始平均粒徑(d)可分為粗磨碳酸鈣(<3 μ m)、細磨碳酸鈣(<1~3 μ m)和超細碳酸鈣(<0.5~1 μ m重磨碳酸鈣)。粉體特性: a、顆粒形狀不規則;b、灣。粒度分布較寬; C、粒徑較大。
重質碳酸鈣有兩種生產工藝。干法技術生產加工工藝:先手選從采石場運來的方解石、石灰石、白堊、貝殼等去除主要脈石;然后將石灰石用破碎機粗碎,再用雷蒙(擺錘)磨破碎可以得到細石灰石粉,最后用分級機對磨碎的粉料進行分析分級,將符合不同粒度信息要求的粉料進行設計包裝,作為企業產品以及儲存,否則我們返回磨機再次通過研磨。濕法生產工藝:首先將干燥的細粉制成懸浮液,放入磨機中進一步粉碎。經脫水干燥后得到超細重質碳酸鈣。